這裡推薦幾個不錯的諮詢管道給您.只要您是有關貸款或債務方面的問題 農地如何貸款
都歡迎您前來免費詢問喔~~免費借錢諮詢~颱風天也能借喔!農地如何貸款
今天(9月13日),中國央行將進行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為四年來央行年中首次!央行未雨綢繆,暗藏哪些玄機?
時隔四年,央行再次出手暗藏玄機!
說到逆回購,其實就是央行借錢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拿債券抵押),每隔一段時間央行就會公佈,大家農地如何貸款習以為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是28天逆回購時隔7個月來首次現身。2013年以來,28天期逆回購一般都在臨近春節期間發行,而今日28天逆回購則是近四年來首次在年中出現。點此內容查看詳情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中秋與國慶雙節來臨,是28天逆回購的直接原因。與2014年和2015年相比,2016年雙節距離較近,因此央行存在集中釋放長期流動性、減少操作頻率的意圖。
但回顧2013年中秋與國慶,雖然當時農地如何貸款雙節的時間間隔比2016年更近,但並未進行28天期逆回購,而是繼續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這表明跨節並不一定是此次央行進行28天逆回購的唯一目的。如果9月最後一周,央行繼續進行28天逆回農地如何貸款購,則表明央行確實有其他意圖,因為屆時跨節只需要14天逆回購即可,不需要28天逆回購。
央行出新招!警示槓桿風險的信號!
其實,央行在昨天就重啟28天逆回購詢量。意思就是問商業銀行,這個價格的錢,你要多少?此舉引發市場猜想。
昨天(9月12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再度上漲1個基點至2.0950%,創出9個月新高。市場資金面略有趨緊。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是央行繼續溫和去槓桿的最新舉措。央行此次新動作體現了以長換短,綜合抬高市場槓桿成本,倒逼機構主動去槓桿的指導意圖。
近期央行在公開市場的組合操作,以及「三會」在產品端的監管新政,都傳遞明確的去槓桿意圖,並可能導致未來資金面波動加劇,被市場解讀為警示槓桿風險的信號。
瑞達期貨也認為,央行此舉,延續傳遞去槓桿信號,債市繼續謹慎情緒,期債下挫。
回顧今日期貨市場,國內商品市場全線農地如何貸款暴跌,黑色系全線重挫。
央行降准已被替代?
今年以來,MLF已然成為央行今年以來釋放中期流動性的主要工具,目前共進行了11次操作。
海通證券姜超認為,當前地產泡沫擴大,年底美聯儲加息概率農地如何貸款仍高,均對寬鬆貨幣政策構成制約。但8月通脹大幅回落意味著政策不存在收緊的空間,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仍將保持中性,短期難松難緊。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維持年底前再無降準的預測。
房價「泡沫」風險堆積,2017年或將集中爆發
縱觀房地產市場,已披露的上市銀行的中報數據顯示,房貸業務幾乎已成為各家銀行貸款業務的絕對主力,同時,銀行資金的大量資金也在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房地產行業。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表示,目前中國居民購房的商業貸款槓桿率大約為42%左右。如果房貸增速維持目前25%至30%的水平,那麼房貸收入比將在明年或後年達到美國、日本目前的水平,並在2020年達到美國次貸危機前的歷史高點。
房價「泡沫」風險與高企的個人按揭槓桿風險正逐步累積,樓市一旦調整,可能帶來不小的金融風險。如不及時化解,預計此類風險有可能在2017年集中爆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一二線城市可能也難以倖免。
兆豐銀行因違反洗錢防制被重罰1.8億美元,引發金融界與政壇史無前例的風暴,也凸顯內部法遵部門的無奈。其實,這僅是近年全球洗錢問題的冰山一角。洗錢防制不利的徵結點,在於銀行內部法遵與業務的失衡,也就是每個銀行都會面臨的雙重優先壓力 (dual priorities)。
就此案的內容看,一方面,銀行肩負活化金融市場與營利目的,必須借助融資借貸行為或海內外開戶轉帳轉匯等。另方面,銀行也肩負維護金融市場的安全與公平性,必須仔細評估客戶,確保作業與流程皆符合法規,落實審查措施(due diligence)。
不景氣時還要投入洗錢防制、避免壞帳風險以降低呆帳比等AML/KYC(防洗錢/客戶清查)工作,讓不少銀行飽受夾擊。去年花旗集團旗下Banamax USA,被美國聯邦政府判定反洗錢有缺失,被罰1.4億美元,相當於該行總資產的1/6,導致花旗馬上宣布收掉Banamex USA。再往前一年渣打銀行也因反洗錢監控機制弱點而支付了3億美元罰款。包括花旗在內的國際銀行,這幾年都投入上億美金在洗錢防制,包括大舉雇用金融法遵專家、建立更嚴密的交易監控管理機制等,全力杜絕再次被罰。
因此,談洗錢防制,就要談內部建立一套體制。建立的第一步,是法遵部門必須擁有足夠獨立性來審核客戶,避免陷入利益衝突。例如這次承辦兆豐案的紐約法官指出,銀行主管同時兼任業務及後勤營運的職責,容易產生利益衝突。如果客戶是該人員爭取回來的,會覺得客戶可疑嗎?
再者,法遵部門普遍缺乏滿足稽查的完整商業數據。我們都知道不能只核財務報表就借錢。但實務上,銀行能自主取得的資料其實十分有限。因為很多重要資料都需要具公信力第三方來源提供。這個與商業徵信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包括公司登記資料的核實 (entity validation)、關係子企業(family tree)、洗錢黑名單(watch list screening)、制裁名單(sanction list)、最終受益人的追蹤 (UBO)、高知名度的政治人物(PEPs)、潛在商業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s)等,都應列入考量。總之,完善關鍵數據的蒐集,銀行才能建立due diligence體制。越來越多跨國金融機構傾向找具公信力商業數據公司來協助打擊洗錢行為,我認為台灣的銀行也應跟上腳步。
2014年鄧白氏國外團隊協助一家亞太跨國銀行,讓法遵人員不用自己找資料,建立客戶檔案及全球客戶資料庫,達到快速核實與資料完整度。兩年下來,這家跨國銀行能更順暢去拓展市場及接觸世界各地客戶,不僅作業上都能符合各地法規,維護銀行清廉信譽,更進一步強化市場關係,創造連續兩年營收成長。
不只是洗錢防制,整個銀行信用核實都要強化。前陣子相繼爆出阿聯企業瀕倒閉,銀行面臨20億美元壞帳風險、義大利銀行業壞帳率高達17%、德銀、瑞信基本面也持續破底。體質飽受考驗之際,面對洗錢罰金屢創新高,已足以成為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因應金融稽查核實門檻提高,鄧白氏今年進一步與商業數據公司Regulatory DataCorp合作,用平台化的資訊協助金融機構的作業符合AML/KYC法規要求,打擊可疑金融活動。兩方的合作,短期降低金融詐欺風險,中長期提升銀行在客戶心中的品牌形象,讓金融生態更建全。包括財富五百大及美國政府在內,都仰賴鄧白氏175年所累積的2.5億筆資料。
銀行的雙重壓力,像受到眾神懲罰的薛西佛斯,陷入沉重巨石的輪迴。同樣要避免陷入法規與業務的惡性循環,銀行需跳脫業績與法遵的無限迴圈。找到可信賴的數據夥伴,提供法遵部門建立一套獨立,能永續發展的體制,才是長久之道。
今天(9月13日),中國央行將進行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為四年來央行年中首次!央行未雨綢繆,暗藏哪些玄機?
時隔四年,央行再次出手暗藏玄機!
說到逆回購,其實就是央行借錢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拿債券抵押),每隔一段時間央行就會公佈,大家習以為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是28天逆回購時隔7個月來首次現身。2013年以來,28天期逆回購一般都在臨近春節期間發行,而今日28天逆回購則是近四年來首次在年中出現。點此內容查看詳情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中秋與國慶雙節來臨,是28天逆回購的直接原因。與2014年和2015年相比,2016年雙節距離較近,因此央行存在集中釋放長期流動性、減少操作頻率的意圖。
但回顧2013年中秋與國慶,雖然當時雙節的時間間隔比2016年更近,但並未進行28天期逆回購,而是繼續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這表明跨節並不一定是此次央行進行28天逆回購的唯一目的。如果9月最後一周,央行繼續進行28天逆回購,則表明央行確實有其他意圖,因為屆時跨節只需要14天逆回購即可,不需要28天逆回購。
央行出新招!警示槓桿風險的信號!
其實,央行在昨天就重啟28天逆回購詢量。意思就是問商業銀行,這個價格的錢,你要多少?此舉引發市場猜想。
昨天(9月12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再度上漲1個基點至2.0950%,創出9個月新高。市場資金面略有趨緊。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是央行繼續溫和去槓桿的最新舉措。央行此次新動作體現了以長換短,綜合抬高市場槓桿成本,倒逼機構主動去槓桿的指導意圖。
近期央行在公開市場的組合操作,以及「三會」在產品端的監管新政,都傳遞明確的去槓桿意圖,並可能導致未來資金面波動加劇,被市場解讀為警示槓桿風險的信號。
瑞達期貨也認為,央行此舉,延續傳遞去槓桿信號,債市繼續謹慎情緒,期債下挫。
回顧今日期貨市場,國內商品市場全線暴跌,黑色系全線重挫。
央行降准已被替代?
今年以來,MLF已然成為央行今年以來釋放中期流動性的主要工具,目前共進行了11次操作。
海通證券姜超認為,當前地產泡沫擴大,年底美聯儲加息概率仍高,均對寬鬆貨幣政策構成制約。但8月通脹大幅回落意味著政策不存在收緊的空間,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仍將保持中性,短期難松難緊。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維持年底前再無降準的預測。
房價「泡沫」風險堆積,2017年或將集中爆發
縱觀房地產市場,已披露的上市銀行的中報數據顯示,房貸業務幾乎已成為各家銀行貸款業務的絕對主力,同時,銀行資金的大量資金也在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房地產行業。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表示,目前中國居民購房的商業貸款槓桿率大約為42%左右。如果房貸增速維持目前25%至30%的水平,那麼房貸收入比將在明年或後年達到美國、日本目前的水平,並在2020年達到美國次貸危機前的歷史高點。
房價「泡沫」風險與高企的個人按揭槓桿風險正逐步累積,樓市一旦調整,可能帶來不小的金融風險。如不及時化解,預計此類風險有可能在2017年集中爆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一二線城市可能也難以倖免。
留言列表